2015年,全省旅游行業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以提高旅游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100個旅游景區建設為抓手,加快構建“快旅慢游”服務體系,著力培育旅游經濟新的增長點,與時俱進打造旅游發展升級版,旅游業發展呈現環境優化、優勢凸顯、活力增強、提質增效的良好局面,基本實現建成旅游大省目標。預計全年可實現旅游總收入3500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以上。2016年1月4日,由中國旅游報、新華社貴州分社、貴州日報報業集團、當代貴州雜志社、多彩貴州網5家新聞媒體聯合評選的“2015年貴州旅游十大亮點”揭曉。
一、首屆國際山地旅游大會構筑國際交流合作新平臺
——全球首次以山地旅游為主題的國際性會議,發布《國際山地旅游貴州宣言》。
(首屆國際山地旅游大會構筑國際交流合作新平臺)
2015年10月10日至12日,由國家旅游局、國家體育總局、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國際山地旅游大會在興義市成功舉辦。這是全球第一次以山地旅游為主題的國際性會議,39個國家和地區1300余名嘉賓出席會議,210名運動員、8500余名戶外運動愛好者參加山地運動賽事,海內外專家的研討論證為山地旅游發展提供了全球視野和經驗,匯聚形成并發布《國際山地旅游貴州宣言》,構筑了國際山地旅游交流合作的新平臺,實現“震撼、向往、圓滿、精彩”辦會目標,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反響,得到海內外嘉賓一致好評和贊譽。陳敏爾書記提出建設山地旅游大省、打造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新目標,確立“多彩貴州·山地公園”新定位,并納入全省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充分彰顯了貴州旅游業轉型升級的時代感、特色度和國際化,發出了引領世界山地旅游的強勁聲音,為貴州旅游發展走新路掀開了新的一頁。
二、新一輪旅發大會揚帆啟航,貴州旅游業轉型發展再注新動力
——以人為本、尊重文化、道法自然,美麗鄉村讓多彩貴州更加精彩。
(新一輪旅發大會揚帆啟航,貴州旅游業轉型發展再注新動力)
2015年7月9日,第十屆貴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安順屯堡召開。大會以“美麗鄉村讓多彩貴州更加精彩”為主題,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把旅游業做大做強,豐富旅游生態和人文內涵”的指示精神,突出生態文明引領,產城景互動,建設美麗鄉村,走特色旅游發展之路。趙克志書記、陳敏爾省長為9位海內外業界資深人士、領軍人物擔任“貴州旅游發展顧問”授牌,陳敏爾省長作主題演講。承辦地安順市“借勢發力”,統籌實施了總投資達450多億元,涵蓋旅游、交通、城建等7大類93個發展項目,加快黃果樹、大屯堡、格凸河、龍宮等景區擴容提質,大景區形象初步呈現。國家旅游數據中心揭牌,首個國家級數據中心正式落戶貴州并上線運行。27個總計313.3億元的旅游投資項目落戶貴州,現場簽約項目19個?!白尪嗖寿F州風行天下,讓美麗鄉村更加美麗”成為共識,打響“多彩貴州·美麗鄉村”這一旅游品牌。
三、貴州旅游全面進入“高速交通時代”
——滬昆高鐵持續拉動旅游市場,縣縣通高速倒逼“快旅慢游”服務體系加快構建。
(貴州旅游全面進入“高速交通時代”)
2015年,滬昆高鐵貴州東段正式開通,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5100公里,實現“縣縣通高速”,標志著貴州高速時代和立體快速交通格局正式形成。全省旅游行業積極應對“高速時代”各項工作,把加快構建“快旅慢游”服務體系作為提升服務、保障供給的重要舉措,編制完成了《貴州省“快旅慢游”交通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開展沿高鐵、高速區域接待設施規劃布局,實施以“車窗風景線·最美旅游道”為代表的線路產品提升工程。建成一批功能較為完善的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和特色鮮明的主題酒店、精品客棧、鄉村旅舍、房車露營地、游客購物中心,全面啟動旅游廁所三年建設計劃。
四、鄉村旅游邁入提質增效新階段
——18個旅游村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丹寨石橋古法造紙景區入選國家首批鄉村旅游創客基地。
(鄉村旅游邁入提質增效新階段)
全省把鄉村旅游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支撐,開展100個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和鄉村旅游規劃扶貧公益活動,對560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建檔立卡精準管理,支持2320萬元建設鄉村旅游公廁、步道、停車場、標識標牌等公益設施,鎮遠“鏢局”等一批鄉村客棧建設加快推進,遵義楓香花茂陶藝一條街、江口云舍土家文化村等鄉村旅游業態得到培育,丹寨石橋古法造紙景區入選國家首批鄉村旅游創客基地,18個旅游村鎮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我省參展2015年中國特色旅游商品評選活動斬獲5個金獎、3個銀獎,300個金牌農家樂、30個鄉村旅游模范村、30個鄉村旅游模范戶和300位鄉村旅游帶頭人入選國家旅游局首批鄉村旅游“百千萬品牌”名單。
五、避暑經濟形成休閑消費新熱點
——快捷交通打破過去“旅”長“游”短時空格局,旅游市場由假日火爆走向全年恒熱、旺季更旺新常態。
(避暑經濟形成休閑消費新熱點)
我省作為避暑、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與周邊省份及珠三角、長三角等客源市場需求高效對接,旅游市場正由假日火爆走向全年恒熱、旺季更旺的良好勢態,2015年暑期全省接待游客8377.26萬人次,同比增長19.36%,實現旅游總收入888.43億元,同比增長22.21%。從入黔漫游手機用戶看,暑期三大移動運營商統計的外省入黔漫游手機用戶達2369.33萬人次,主要來自滇、川、渝、湘、桂等鄰近省(區、市)。來黔游客同比增幅較大的?。▍^、市)主要包括粵、川、渝、滇、浙等,其中,廣東入黔漫游人數增幅最大,達47.55%。自助自駕游客和高鐵游客占據了暑期游客增加量的84.2%,旅游市場質效齊升、空前繁榮。
六、國家旅游數據(災備)中心落戶貴州
——“云上貴州·智慧旅游云”實現新應用,貴州美麗鄉村、自助自駕、山地旅游等系統平臺上線運營。
(國家旅游數據(災備)中心落戶貴州)
2015年3月,省委書記陳敏爾在全省7+N云工程觀摩會上評價“智慧旅游云是最接地氣、最惠民生、最具市場價值的一朵云”。以資源整合、設施升級、平臺搭建為支撐,以項目觀摩、試點應用、指數發布為抓手,著力提升“智慧旅游云”建設營運水平取得實效,我省率先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旅游大數據首批應用試點單位”并榮獲“中國旅游業改革發展創新獎”,實現首個國家級數據(災備)中心落戶貴州。首屆國際山地旅游大會上,數據中心首次發布全國山地旅游數據運用成果。貴州美麗鄉村、自助自駕、山地旅游等系統平臺先后上線運營,《貴州省智慧景區建設指導規范(試行)》印發出臺,赤水旅游綜合體、百里杜鵑等一批重點智慧旅游景區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七、國際航線推動入境旅游市場新突破
——出臺入境旅游獎勵辦法,開通12條國際直航、包機航線力度空前。
(國際航線推動入境旅游市場新突破)
2015年,我省新開通了貴陽至香港、臺北、日本大阪、日本名古屋、泰國曼谷、泰國甲米、韓國濟州,遵義至香港8條國際直航,以及貴陽至韓國仁川、韓國務安、越南峴港、印度尼西亞巴厘島4條旅游包機航線,國際航線增速前所未有,入境旅游便捷性和經濟性獲得較大提升。與韓國多樂福旅行社、日本平和觀光旅行社合作成立貴州韓國、日本旅游境外營銷中心,實現貴州境外旅游宣傳推廣持續化推動。出臺《聯手開拓韓國市場實施價格打捆優惠政策》和《貴州省入境旅游獎勵試行辦法》,力度空前,吸引招徠更多境外游客前往貴州觀光旅游,推動入境旅游市場新突破,2015年1月-11月,全省接待入境游客86.8萬人次,同比增長10.07%。
八、對臺旅游交流促銷拓展新模式、新領域
——首次以美食為媒介向外推介和展示貴州旅游,開辟旅游宣傳營銷新路。
(對臺旅游交流促銷拓展新模式、新領域)
2015年7月17—21日,受臺灣觀光協會邀請,我省組團參加第24屆臺灣美食展及貴州美食節,作為大陸唯一的?。▍^、市)在展會上獨立設立“多彩貴州館”,并在臺北國賓大飯店召開以“黔所未聞”為主題的多彩貴州暨國賓大飯店貴州美食節新聞發布會。用味覺帶領臺灣民眾游歷多彩貴州,深受臺灣市場喜愛。這是我省首次以美食為媒介向外推介和展示貴州旅游,以一種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的方式呈現貴州之特、貴州之貴、貴州之美,為旅游宣傳營銷開啟了新的思路。貴州旅游發展顧問、臺灣觀光協會賴瑟珍會長對貴州美景美食給予高度贊賞。海旅會駐臺北辦滿宏衛主任肯定了貴州近年來對臺交流中的積極作為和持續創新,認為美食是臺灣各界深入認識貴州的絕佳途徑。繼去年成功與臺灣《旅報TTN》周刊合辦走進校園的《神妙貴州旅游講座》受到廣大反響,今年再度舉辦《2015多彩貴州旅游文化校園講座》,先后走進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新北德霖技術學院、臺中僑光科技大學,邀請臺灣知名作家、貴州旅游文化大使陳念萱和臺灣民俗專家、貴州旅游文化大使黃英峰現場開講,充分利用旅游文化大使名人效應,創新宣傳推介方式,吸引臺灣年輕民眾赴黔旅游。
九、一批新景區、新景點亮相市場
——“旅游+”融合優勢凸顯,100個旅游景區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60億元,新推出53個新景點、新項目。
(一批新景區、新景點亮相市場)
全省旅游行業積極發揮旅游+互聯網、新交通、新資源等產業融合優勢,著力匯聚人才、資本和技術革新等發展要素,推動100個旅游景區建設提速提效。1-11月,100個旅游景區建設工程在建項目1061個,完成投資290.54億元,15個招商項目納入全國優選旅游項目名錄,累計招商簽約項目198個,到位資金334.49億元。42個旅游項目納入《貴州省健康養生產業發展規劃》,遵義海龍囤作為中國三大土司遺址之一“申遺”成功,荔波樟江成功創建5A級旅游景區,4A級以上旅游景區增至61家,依托重要時間節點面向市場推出晴隆二十四道拐、思南石林自駕游露營基地等57個新景點、新項目。
十、旅游體制機制改革扎實開展
——5個市州設立“局改委”,112個景區實現公司化運營,我省首支國家級投資基金、總募集規模300億元的武陵山片區旅投基金獲國家批復。
(旅游體制機制改革扎實開展)
省委省政府把推進旅游業改革納入年度要點統籌部署,兩次組織召開國有旅游景區改革推進會,與各市州簽訂旅游景區改革責任書,對接國家部委加快推進設立省旅發委相關工作,貴陽、遵義、銅仁、黔西南、黔東南5個市州設立“局改委”工作。全省各地以旅游綜合改革和景區體制機制改革為抓手,著力推動政企分開、事企剝離,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構建混合所有制主體,探索“可復制、可推廣、可落地”的運轉模式,112個景區實現公司化運營,安順、銅仁、貴陽等市州以委托經營、參股控股、合作開發等多種形式引進省內外優強企業參與優質資源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省產投公司引進戰略合作者發起貴州旅游創新產業發展基金,省旅投公司與華僑基金設立的旅游產業發展基金正式發售。我省第一支國家級投資基金、總募集規模300億元的武陵山片區旅投基金獲國家批復,一批旅游投融資平臺的得以搭建、一批金融貸款項目的先后實施,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得到運用和發揮。
|